文章自古贵创新。古人所讲的“惟陈言之务去”、“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等等都是谈文章如何创新出彩的。由于一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往往就是那几项任务,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如果我们在撰写报告、总结、领导讲话稿时不注重创新,很容易老调重谈,不仅难以锻炼写作人员能力,更不利于指导工作实践。综合文稿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 v/ L5 q: U" \( [. Q4 @5 a1 D: `$ t( E/ ]5 }, @; }/ s |9 R
一、搞好上级政策精神与下级实情的结合& ~/ y1 ^- u7 |% u& Z8 P
9 M7 X2 W1 j+ Z: e% T' n8 E6 \" e 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在制定政策时都必须体现承上启下。“承上”就是要将上级的目标规划、决策部署具体化,“启下”就是要将基层的发展要求、实践经验概括化。起草综合性文稿,就是要把“上情”和“下情”结合好,既学习好上级指示精神,又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抓好工作落实,突出地方特色。上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总体要求以及本地提出的目标、任务,都会成为综合文稿的核心要求,但如果撰稿人不加思考,原文转述、照搬照抄,往往难以指导本地、本部门和基层开展工作。如国家要求实施投资、消费、出口三项政策联动,但对于出口拉动相对较弱的地区,消费拉动无从着手,只有改善投资结构、确保合理投资快速增长,才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有效途径。因此,在起草文稿的过程中,就要求撰稿人员要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一方面要坚决落实上级的刚性要求,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大而化之的内容复述,强调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思路,在具体化、项目化、特色化上下功夫。
, Z6 y5 _3 s: H8 ^7 @% ]6 ^- P6 v% n, G2 D, e/ @+ i
二、搞好文稿创新与保持工作连续性的结合! R0 c) b+ s/ W& a R
9 f9 I c7 O- G& J+ {8 M7 J
三、搞好领导要求和提高升华的结合
2 i$ ~( J7 t4 q, o9 Y
: J: X( Q/ P! M7 }3 y/ d 综合文稿尤其是领导讲话稿的定位是为领导的工作和决策服务,在撰写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领导的意图和要求,做到与领导思维同步、思路同轨。这就要求撰稿人员在拟制文稿的过程中,要始终把领导的要求作为核心和灵魂,既要在起草之前向领导当面询问,真正吃准领导的意图、观点和思路,又要做有心人,在领导讲话、调研等各种公务活动过程中,注意留心、搜集、整理,尽可能切准领导的思想脉搏。同时,撰稿人员要努力当好参谋助手,善于“关起门来当领导”,搞好文稿的提高升华,对领导的要求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并加以适当的丰富和发挥,以形成内容充实、形式完整的文章,从而更好地体现领导的讲话意图,更好地发挥以文辅政的职责。为找准这个结合点,撰稿人员须在前、中、后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所谓前,就是在领导决策和部署之前,就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意见、收集情况等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所谓中,就是多参加领导的各种活动,并做好记录,及时归纳总结;所谓后,就是在领导决策部署之后,要继续深入了解贯彻落实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 p6 ]9 k% [! S' e9 g
# @* {1 `0 c* H& F/ O* G( w ^1 u
四、搞好综合文稿和专项工作文稿的结合
* p5 C5 s- r# Y; P5 s f* {, y
. X* b2 r0 F, H 综合文稿只是文稿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起草过程中要处理好与专项文稿的关系,既要把握全面工作要求,也要突出专项工作个性,使综合文稿源于专项文稿,又高于专项文稿。加强综合文稿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从全局高度,对专项工作提出方向性和原则性要求,对重点性、战略性的问题花大篇幅、下大力气来写作,对操作层面的要求留给专项文稿去讲,与专项文稿形成既联成一体、又各有侧重的局面,使综合文稿成为专项文稿的导航仪、风向标,有效地发挥指导工作的作用。9 _8 T3 @/ u% M1 r
J% u( K- Q6 H$ Y" _2 v 五、要在创新文稿亮点上下功夫
% z* n' ~2 z |2 l
9 o- _ D0 i+ X3 J4 Y. a 创新出彩,可表现在文章的各个方面,如词句、观点、方法、表述、结构等方面。一篇文章创新出彩、形成亮点之处,可能就一两个警句,几十个字;一部著作,做出贡献、被人称道引用的,可能就一两个独到的观点。有了它,就能使文章亮起来,让人开卷获益,爱不释手。如《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阿房宫赋》中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等等。现在文章中经常出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最大的忧患是没有忧患意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问题缺乏警觉”等等,不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且新颖易记,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这非常值得搞综合文字工作的同志们借鉴学习。0 v1 C, p# o/ ] a ?8 B1 N8 P6 g; V
4 B1 }$ T+ M8 |! Y2 o" O" W7 \(应用写作作者单位:河北衡水市委办公室王立安 : B& _# r/ o3 [. S7 X* x0 v
; a* X0 M% A% L: `+ K9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