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秘书要学会用“第三只眼睛”看人 因人而异开展工作

[复制链接]
秘书之友 发表于 2012-3-29 07: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言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成名了,得道了,飞黄腾达了,哪怕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也会有人找上门去,而且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不信你中一次彩票试试,只要宣布你中了头奖一千万,四面八方来“围剿”你的人,不把你蜗居的小巷子挤爆才怪哩!
) h8 E/ {1 q9 M% [$ P3 ]  如果当了一个领导干部,哪怕是个正七品,县长、县委书记之类的,那也比中彩票威风多了,管着几十万、上百万人呢!如果官再大点,三品四品的,那就是一方诸侯了,“食客三千”,数都数不过来,那还不把人吵死、憋死、烦恼死!3 i1 V. u. ~2 z
/ E( P( d- Y2 S7 s0 H0 n" c
  我们知道,领导干部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说到底就是知人善任。其实,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识人最为不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每天有难以计数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在你面前晃来晃去,就跟看皮影戏似的,弄得你眼花缭乱,也不知哪出对哪出了。所以要准确地判断一个人实属不易。, o3 ^8 M2 T; |: o( p

0 N# F) ?+ V& i6 D5 R. }2 |+ u  老秘们常在一起发感慨:当官难哪!这不是我们老秘“咸吃萝卜淡操心”,而是这与我们秘书工作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啊!
1 c$ V3 Y' m% N3 M# H/ q" B. H) p: W3 F9 N. g$ l
  好在现在有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管理条例,把群众知情、群众参与、群众选拔的因素考虑进来了,这就像给领导干部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看人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但是,单靠这些还是不够的,领导干部每天在工作内外要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凭着自己的原则、经验和智慧考察和使用着干部,应对着许多与工作有关或无关的人与事。我们这些秘书们佩服着领导的立场和睿智,赞叹他们的冷峻和犀利。有时候领导干部感到细致不够和深刻不足,也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助一臂之力。他们要求秘书们除了用两只眼睛看人看事,做好常规工作以外,还要学会用“第三只眼睛”看人,看透来来往往的众生相,因人而异地做好变通性的工作,当好领导的助手。5 k) Y$ C. T  Z5 S9 Z1 _; ~

, [# o+ K3 ~9 w+ c  一说到“第三只眼”,我们立马想到二郎神杨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长有三只眼睛的神仙,除了马王爷之外,大概只剩下杨戬了。据说马王爷是三十六天将之一,被玉皇大帝封为“火部兵马大元帅”。他的三只眼睛分别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个管火的神仙,三只眼厉害非凡。但人们了解更多的,是长有三只眼的二郎神。《西游记》里有这么几句话描绘年轻漂亮的杨二郎:' @) l: X9 D  g' v
4 W* `& a/ s0 C5 O% Z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 b+ g# i+ |/ s: e$ \) T
5 F5 B$ j8 e9 u& ?9 M. B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5 ~3 f( a; l9 G' C4 R

# l) ]/ u' q$ o+ e2 A1 D- E- y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6 f% h) o" T. I0 z/ P

4 @+ Z& Z, b8 r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 |+ T, ]/ k# @- [
# x% ]$ ^. U3 X$ C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铤罗双凤凰。
$ C  s: C' K9 H3 ^! ~& L- }7 ^9 Y2 L2 _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O0 l* J  i! m  _  s0 J7 g

3 d5 k; I6 D4 ~# W" [6 _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3 k8 f9 C8 @) Y! q) y) O( o- N

8 D/ L  Q8 d6 N( g4 V# v  赤诚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7 E- L* K- f0 @/ X8 h5 [& x: E6 E" E0 n( ]; c  s$ ]
  却说这位玉皇大帝的亲外甥何等了得,在两只眼睛的中间,又竖长了第三只眼睛,唯独这只眼睛像喷火闪电一样厉害,能够看透世间的一切,任何妖魔鬼怪、天地精灵,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在杨戬的第三只眼里马上原形毕露,悉数难逃。就连七十二变的孙大圣,也躲不过杨二郎的第三只眼。记得那次孙悟空被杨戬追得无处躲藏,实在没办法,就趴在地上把身子变成一座庙。但猴子毕竟是猴子,那尾巴是怎么也去不掉的,只好把它翘起来,变成一根旗杆竖在庙的后面。杨戬提着枪、带着宠物哮天犬追过来,不见了孙悟空。二郎神睁开第三只眼睛一看,呵呵,马上发现破绽,大凡旗杆都是插在庙门前面的,岂有栽在庙后的道理?他认准了那就是猴子的尾巴,提起枪就向孙大圣戳去,吓得孙悟空夹起尾巴落荒而逃。
; k3 L1 Z/ y" h3 k7 V3 x$ M4 Y$ y$ I! L2 Z. O! X
  想来这就是第三只眼的妙处。当我们通常用两只眼睛看人的时候,往往好就是好,坏便是坏,泾渭分明。但实践证明,这种观察力往往是不够的,有些事情似好非好,似坏非坏,或者看起来好实际上坏,或者看起来坏实际上好,那就不是两只眼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这就需要用第三只眼睛看人,这第三只眼,就是智慧的眼睛、思考的眼睛、心灵的眼睛。# a; |( ]: A' G! G. M
0 p- L- M8 `4 v1 K, l; d* S9 k  n
  秘书们试着用第三只眼睛看一看,原来穿梭于领导身前身后的人们,情况的确是各不相同的,除了领导同志的亲朋好友和同窗同事之间的正常交往之外,其他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 q, ~; ~7 Z" ~2 S! }2 @4 O
" t0 W6 ]' X3 o8 `& s5 g' J
  一是纯工作型。这样的人正派、坦荡、谦虚、和善,求见领导时一切按程序办事,等候秘书通报和领导接见,不卑不亢,不巧言令色。见到领导真诚尊重,汇报工作简明扼要,听完指示马上告辞。他们从不提个人私事,不要求组织照顾。' r$ @" g6 `. H2 N& N3 [
# Z' Z& J/ y+ @+ H
  记得有位高级别的干部,向领导同志汇报了五年计划,打算筹建新的机构,配备好领导班子,培养好接班人,并且争取提早一年交班退休。后来这位同志果然圆满完成任务,提早一年退出政坛,实现了平稳过渡。这比起那些宁可多干一时也不少干一日的干部来说,高尚了许多。这样的同志最让领导省心,也最受我们老秘的敬重。5 Y+ w1 [' J% [5 g
. U* M/ x) f) G( C; y* q* s
  二是联络感情型。这些人来见领导同志倒也没什么私心,主要是联络联络感情。他们往往与领导同志私交甚好,彼此了解,有共同语言,谈起心来轻松愉快,也看不出有什么结党营私的嫌疑。也许他们是立足当前,看到长远,不在意一时一事,而希望有个共同的支点来连接他们长期的工作关系和生活感情。领导同志一般很愿意见他们,我们秘书也乐于安排,因为他们对我们也很平等,经常拍肩膀、给面子,常关心、多鼓励。据我们观察,这些同志的到来,并不给领导同志增加麻烦,只不过多耗费一点时间而已。
( V. e! P) Q: \; O6 @* s
" x/ d) Z# A+ d2 G  f$ i  三是公私兼顾型。有的同志经常提出要向领导同志汇报工作,来了之后也的确是先谈工作,但是谈到最后,是以提个人要求结束的。来的次数越多,谈工作的时间越短,而谈私事的时间就越长。原来这些同志谈工作只是个幌子,提个人要求才是真正目的。这些要求,有关于个人提拔的,有关于子女就业的,有关于家属调动工作的,有要求评职称的,甚至还有要求领导打招呼发表文章的,等等。这样的同志,按照领导的说法,叫做“办事成本比较高”,你叫他办公事,他向你讨“手工钱”,而且不厌其烦。领导同志心里不悦又不好发作,甚至不得不以调整分工的办法来避开这些难题。对于这种类型的人,秘书们一般是不愿提供方便的。3 q! Q& a  z( ~0 _# u/ \  _; u' s: B5 D+ I

$ x# W; y1 v9 k$ j8 R' O# t  四是拍马徇私型。这种人见了我们秘书就点头哈腰,称兄道弟,亲热得有点过头,甚至用一些小恩小惠来笼络感情。其目的,是让秘书们在领导面前替他们说说好话,为他们求见领导提供方便。他们见到领导同志更是逢迎拍马、阿谀奉承,把领导同志分管的工作说成一朵花,把领导同志本人说成一尊“神”,把他自己说成一个忠实的“看门人”。同时他们也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的政绩如何如何大、民意又如何如何好,其实多数都是虚话。最后当然是希望搭上领导同志的“专列”,好进入提拔使用的“快车道”。! e" q9 [. @0 k& T5 C- r8 S% B& y

6 X8 K, V2 |  z; k6 u5 ^( `5 p+ A  这样的人晋见领导当然不会是嘴巴说说那么简单,估计两手空空是不可能的,至于他们用什么出手,估计也是根据领导同志的特点,“看人下菜碟”的。作为秘书,我记得领导同志早就说过这种人是“歪把子”,“长斜了”,“可能会出岔子”。令人痛惜的是,有的人最后真的不幸而被言中。
% I" H/ c3 r  M5 n  {. D! J$ @" n$ @0 ?4 Z5 z  V
  五是搬弄是非型。有那么一种人,本身思想方法不对头,工作关系搞得很紧张,对人对事的判断往往失误,处理矛盾的方式又不高明,所以总是疑神疑鬼,心理状态不健康,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弄得自己不愉快,别人也跟着不高兴。这种类型的人也喜欢接近领导,他们游走在领导中间的目的,一方面是寻找靠山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就是寻找机会在领导人之间插楔子、打暗桩,把一些莫须有的问题栽在他不喜欢的人的头上,引起领导同志对某些人的不满和怀疑。有的人对自己班子里的同志领导不好,小不能忍辱负重,大不能统率三军,弄得孤家寡人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自省自警,却总是以偏见看人,老是反映别人的不是,其结果闹得分崩离析。殊不知领导同志是重事实、讲原则、兼听则明的,往往一调查就搞清了事实真相,最终证明“来说是非者,本是是非人”,讨得个没趣的下场。
( D* y. [7 }3 [+ i5 r8 b8 t$ Z" V9 |( Y  B: K. U+ B6 W6 m; ^4 j, n
  一般来说,领导同志是警惕这些人的,同时也担心这些人,怕他们飞短流长,给工作带来麻烦。秘书们一见这种人也很头痛,因为他们往往也把秘书们搬弄到是非之中。# Z. i8 V8 c4 @- s

9 U' V. }' s9 @  六是“得寸进尺”型。一般来说,领导同志是关心干部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比方说,有的干部有住房困难、生活困难、子女就业困难,等等,领导同志知道了,往往主动援手,在原则范围内帮助解决。这本来是件好事,受惠的干部理应加倍努力、安心工作。但是人世间往往就有这种怪事,本文由老秘网推荐,你关心照顾了他一次,他就老是缠上你,觉得你有爱心、好说话,什么事都来找你办,一而再、再而三,盯住领导同志不放手。本来求见领导同志还经过我们秘书通报,后来嫌麻烦,干脆绕过秘书,直接找领导同志说话。天不亮他可以到领导同志家敲门,不用打招呼他可以冲进领导同志的办公室坐着不走,他们的个人问题解决了一次又一次,好像永远没个头,有的人甚至把个人进步系于领导一身,似乎靠一人便可包打天下。: Y8 o) l/ Y9 A& B

/ |  ?/ s; I" v  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们当秘书的都感到哭笑不得,有时摇头不止,有时义愤填膺,对领导同志也深表同情。怪不得有句俗话,叫做“好人做不得”呢!看样子我们是做不了什么大领导的,要真是当了有职有权的官儿,还不被这些情况缠死、憋死、气死!好在我们看见领导同志是磨炼出真功夫的,除了有时候真的有点生气之外,还能从容应对。反正原则是不能丢的,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 E2 t9 X% X0 z- ?  z" v2 T- N; F8 p# s- Z
  七是缠讼缠访型。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g$ R: U: B0 {; \0 g  对那些用心不良的人,我们还保持着必要的警惕,并及时向领导同志汇报,及早采取应对之策。
) I1 i& }" T) N5 m6 a" u1 X4 ]( i3 Q' Y; d" U1 g6 ~9 v
  总之,秘书们作为领导同志的顺风耳和千里眼,这“第三只眼睛”是决不可少的。文/方兆祥2 R0 T* H6 f2 q! S5 Z% U) V
标签:工作秘书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i河南逆行列车 发表于 2012-8-11 2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很深的体会,学习下学习下
 
yywyl9988 发表于 2012-8-12 13:4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非常不错的好文章,一定好好拜读拜读
 
xaflybird 发表于 2012-8-13 17: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写的很准确,各色人等都存在,存在即合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6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