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办公室是联系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除具有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基本职能外,还是一个将不同科室、不同单位组合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奋斗的平台。在日常工作中,综合管理办公室既要参与政务、处理政务,又要办理会务、优化服务。可以说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与办公室工作密不可分。
% o! n! A& y- y# V3 S结合科技处综合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在总结和借鉴学校各办公室成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从一线工作的角度阐明综合管理办公室究竟做什么,现在是怎么做的,应该如何做,也就是说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定位、职能发挥和如何转型升级。/ Q, A- l/ o0 Q
一、科技处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定位; j! f. k/ m- ^4 D+ k+ _ i
(一)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 v% h6 v/ H9 m, z6 Y8 T. O ?/ m
1.枢纽地位:承上启下、联系内外、沟通左右的枢纽;
# Q5 c- A+ u: w. ^' J5 ?2.业务部:熟悉本单位的一切事务,并时刻关注兄弟单位的业务变化情况;
. ~2 r6 F# B5 p3 K \8 ^3.参谋部:为领导第一时间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决策依据;
: M3 H; M& t, [0 L+ y, }4.后勤保障部:为本单位所有事务和工作人员无条件的提供一切保障服务。5 }( N, {0 [8 }& b4 l3 Q
(二)综合管理办公室人员素质的要求$ ~2 m7 w) x- j8 C: ?
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政务上用心、事务上细心、服务上尽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7 ~; y& b6 [4 A
1.“政务上用心”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牢固树立大局观,时刻“围绕大局、谋划大局、服务大局”,多谋划,多思考,这也是成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必要条件。
$ u+ N7 c1 |* D" r2.“事务上细心”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时刻想着“凡事无大小,事事有落实”。由于办公室的事务可谓千头万绪,比较繁琐,因此事务上的细心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 r! N n. x. P3 L9 p3.“服务上尽心”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工作要有激情、有热情、有感情,有默默无闻的“孺子牛”精神,时刻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这点也是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 P' n) ~) R" }7 c! c总之,综合办可谓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对内协调管理的中心,领导的参谋部和单位的后勤保障部。
7 s. E1 ?! P8 I# t7 s; p" s, G o5 r二、科技处综合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发挥# q5 B/ @1 W; s. K4 Q& G
科技处综合管理办公室的事务包括信息化、行政审批、文件撰写、会议接待、数据报表、活动安排、保密工作、党支部工作、档案管理、工会工作、船大工程院管理、资产管理等等,这么多工作究竟如何干,怎么干呢?答案只有一个,要在理顺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有所多为、有所少为”。结合科技处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定位和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4 T' r- t; N5 w- l; C, R& `(一)中心枢纽地位- b$ D! K7 k4 t: ~2 N0 J0 q
1.外来文件的审批:所有上级、兄弟单位、院系等单位的文件,交至综合办进行统一备案、审批,然后根据工作分工提请主管领导审批。该项工作的统一处理,为后续加强执行力奠定基础。: d2 ^8 c$ U7 q k
2.各类数据的报送:为切实维护数据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各科室所报任何数据到综合办审批、备案,由综合办统一报送,进而综合办将为本单位报出数据的第一责任科室,综合办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位,数据权威。
" g# d0 g5 s& L6 \1 ~5 h3.文化氛围的建立:文化是一个单位的外部表象,是一个单位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近两年科技处在营造文化氛围上时刻坚持“低头拉车的同时,不忘路边风景”,做到“样样有参与,参与即用心”,现在科技处除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外,还尽一切可能组织有特色和针对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活动。9 i; U4 m* ^2 U7 B4 @
另外,为营造更舒心的办公环境,综合办用心设计了各种挂图悬挂于走廊,精心在办公区域布置了各种花草。
$ v6 [% A* v# E! [ e, a7 h(二)内部协调管理中心% [8 T/ {9 A. H) [# E, I
1.完善制度:制度是一个组织活动的规范,是保障一个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由综合办牵头制定了《科技处内部管理办法》、《科技处领导签字权限规定》、《科技处大事、要事决策办法》、《科技处外来文件审批制度》、《科技处发文处理办法》、《科技处会议纪要形成办法》、《科技处接待管理办法》、《科技处档案管理办法》、《科技处保密管理办法》、《科技处党支部管理办法》等等,现已基本形成事事有章可依,件件有规可循。即解决了管理乱的问题,又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扯皮现象。
( y5 f; r+ L! z7 [( h* ]9 E如科技处有自己的发文、会议纪要、上级来文等处理单,有自己的文件编号;接待方面综合办为总协调,各科室上报综合办后由综合办负责吃、住、行等后勤一条龙保障服务。
# x4 L( x5 |# {4 F% h5 z2.综合事务:为尽量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科技处凡牵涉到两个及两个以上科室的事务均有综合办牵头完成相关事务。如工作中出现一些回答不了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均报至综合办进行统一处理。这样即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维护了综合办的中心地位。5 R; s: R5 H, ^$ F# S
3.监督落实:作为管理部门,执行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维护管理权威性的基础。因此“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是综合办实现其监督执行能力的手段。
; e6 t9 W6 e) o) V& A(三)领导的参谋部* U [: w' I- s8 M7 i, U- D
1.吃透“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吃透“上情”是正确领悟领导意图,将工作思路贯彻到全处工作中去的基本条件;而把握“下情”是将基层焦点的问题,客观真实的反馈给领导,作为领导决策依据的根本;了解“外情”借用一切可联络的手段,广泛收集先进经验和工作思路,进而开拓工作思路。
2 t; ?" H9 r9 R! H2 J& V2.信息化:为充分掌握一切现有资源,由综合办牵头更新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技处老秘网、科技管理QQ群等信息化手段。《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使得项目分类更加明确,为项目过程管理和二级科研管理体系的推进奠定了基础;科技处老秘网、科技管理QQ群等已成为科技处宣传科技工作重要手段;各类信息化的实现,首先确保了领导决策时所需的各类基本数据,也从各种渠道进一步反馈管理信息,加快科技发展转型升级,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系。3 E @& M1 `; G2 b1 ?# F, s
3.各类文稿的撰写:总结和计划是各项工作按照正确方向开展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科技处综合办在年终总结和计划的基础上,又要求各科室上报每季度、半年的工作总结和计划,确保各科室在计划中深入工作,在反思中进步;为让领导更详尽的掌握一切科技信息,综合办还出版了《科技工作季报》(季刊)、《上周要闻与本周要事》(每周六汇稿,周日出版)、《电子档案归档情况报告》(月报)、《接待人员库汇总情况报告》(季报)等,各类资料的及时收集为领导和同事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如现在科技处已基本形成写总结时翻看《科技工作季报》、《上周要闻与本周要事》的习惯,随时可想起某年的哪天做了哪些工作;当来人需要接待时,第一时间想起的是查看接待人员库,看是否接待过,客人有什么爱好等。5 q' V4 I% D9 Z) R: X# n4 n1 X
(四)后勤保障部7 e% C" \4 e2 ^) \; p8 U/ Y
后勤保障是综合办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确保各科室能够“安心工作不顾家”的重要保障。综合办既要发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愿服务,又要确保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 D" P1 t* O, Z4 ]
1.基本保障:科技处的工作特点是外来人员接待较多,各种易耗品消耗较快,针对这种情况,综合办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制定了做好基本保障的各项具体要求。一是科技处承办的任何会议,只要告知综合办吃、住、行等一体化服务将由综合办负责;二是所有办公设备出现问题,一小时之内解决,如硒鼓墨盒之类的随时解决;三是以各科室满意为基本要求,如出现不满意,将在一天内整改。5 l+ N. i( k5 }2 v+ b& x
2.学习保障:为切实提高处内人员的业务能力,由综合办组织每周五下午的定期学习制度。近两年,学习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处内业务学习阶段,各科室负责人针对自身所管业务,轮流进行至少每学期一次业务培训,处领导针对所分管业务情况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业务培训,通过该阶段的学习,预期目标为基本达到处内人员对所有业务熟悉,对自身业务精通,工作有思路;二是邀请校内领导或学者进行专题培训,预期目标为提高处内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如科技处邀请了张利君副主任进行公文写作培训、孙宏放副主任进行礼仪接待培训,邀请张铁男教授进行科技战略规划管理培训、郭韬副教授进行科研过程管理培训等等。% {) D; G( w4 {) r& D S( W
综上所述,通过以具体业务为依托,将办公室定位贯穿始终,实现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2 [) m4 v. S5 ` m. k8 }三、综合办如何“转型升级”的思考0 v4 S" m8 e7 v1 Z3 {( l
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先引用人们常提及的三句话:“综合办人员基本为老弱病残”、“综合办是懒人干不了,聪明的人不想干”和“综合办不犯错就是最大的成功”。+ A: @* I2 ~( }% q6 Y
(一)思考一:综合办人员是基本为“老弱病残”吗?( z5 w5 B, C' ~) o
先来看一些数据,数据来源为“2010年《办公室工作简报》第二期全校办公室系统人员名单”。- m0 k1 |' @0 B* |% N& B5 L8 E v
1.总的情况:全校有52个综合办,共152人,其中在编人员133人。男女比例为:女64人,占48.12%。
. Q5 |% g& k1 ~0 S% H. w2.人员配备情况:52个综合办中,其中1人的4个,占7.69%;2人的14个,占26.92%;3人的22个,占42.31%;4人的7个,占13.46%;5人及以上的5个,占9.62%。可以看出2人和3人所占比重较大,占69.32%。5 V$ N( P8 n I5 b7 H9 e
3.学位情况:133位在编人员中,其中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2.26%; 64人具有硕士学位,占48.12%; 43人具有学士学位,占32.33%; 23人具有其他学位,占17.29%。本科以上学历占82.71%。
$ ]$ H2 S, G e; G3 K) d: b4.年龄分布情况:年龄小于45周岁的占61.66%;年龄在35岁和45岁之间的占51.89%,具体见下表(略)。. F: w {% W5 O# ^! i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综合办人员不论在年龄上、学历上都非常合理,并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因此“综合办人员基本为老弱病残”的论断是不正确的,综合办系统人员安全具有做好各单位核心枢纽工作的基础。+ Q! z8 c3 W4 ?; F# h
(二)思考二:综合办是“懒人干不了,聪明的人不想干”吗?5 ~0 f( X7 q5 E& Q* c; k" Z, e9 K! c
由综合办的定位、职能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可以看出,除要求综合办人员具有奉献精神、服务精神等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文字写作、业务等能力,因此可以说“综合办的事务是一般人干不了的,而不是一般人不想干的”。9 t- j4 w$ Q# h, q* d
(三)思考三:综合办不犯错就是最大的成功吗?
7 R0 Y4 @+ F( G& y先来分析一下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不犯错的结果是什么?是大家对综合办没意见,而没意见等于满意吗,等于成功吗?显然不可能。这与综合办的地位,综合办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综合办的业务工作、辛勤付出显然是不平等的。因此,综合办人员不是去评价这句话的对与错,而是要主动服务,及时改变形象,树立中心地位。9 J2 B; ^& _; s0 `7 P! [# _
(四)思考四:综合办能否落实学校三次党代会转型升级的精神?怎么落实?如何转型?/ S* z }2 L- e$ @: C/ Z% `
以下结合具体工作,从一线具体工作的角度谈一下如何转型。
' J: T$ @& h& @ e1.转型一:树立中心地位9 ]# ~% n# H* g) b
综合分析各综合办现在的工作情况可以看出,如果用拉车来比喻工作的话,现在是单位领导在前面拉车,各科室或四办在后面推车,大家都很努力,但领导疲于奔命,陷入繁忙的日常事务中,造成很多事务循规蹈矩,领导没时间思考。如果做个假设,综合办人员都有较强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再加上综合办的地位,综合办能否成为拉车的那个人,而其他科室或三办在后面推车,把领导解放出来在旁边指挥,是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我校综合办系统人员素质可以看出,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
S, K4 K! J; v因此,综合办的第一个转型应该充分发挥综合办的中心地位,树立充分的威信,成为单位的“领头羊”。. s* E- n# D9 G, i* @' X
2.转型二:由“没意见”向“满意”转型9 H; S$ P$ N* Z
7 [1 y. L# h. u+ j& [
由“没意见”产生的源头可以看出,其他人员认为不管什么事是综合办应该做的,做好了是应该,做不好是犯错。究其最根本原因,是综合办各项业务没有创新,没有开拓思路,没有值得宣扬的成绩和能说服别人的工作,因此综合办要转型,思想应先行,应转变被动接受工作的思路,切实做到主动出击。也就是说对待工作的态度应转变为“把工作当事业”的态度,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主动策划。% q4 n) P. F" U! c7 D$ Y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