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我参加公务员考试被录用到安乡县法院工作,由一名教师成为一名办公室文秘专干,到目前为止从事文秘工作才短短的一年时间。虽然我还是一个新手,但是也经历了一个文秘工作者忧愁与欢喜,由此也对文秘工作及从事文秘工作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 @* R& x& ], i4 I1 J# p6 P+ A( d, N4 F
6 @5 u c1 G3 R& e3 [! m从喜开始, H7 Z0 N/ V+ l1 x5 a, R0 [+ v: `
* d. O- I9 T. W我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处在文秘岗位上可以说是专业对口。虽然说具备了一些新闻写作、公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从未付之实践。而且以前的教师工作跟法院文秘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别,完全没有接触过法院工作的我,只能边学边练。好在有领导和同事帮助我、指导我。办公室的同事们给我找来了很多资料学习,把法院以前整理成册的宣传文章、简报、文件、工作报告通通放在了我的桌上。蹇院长向我讲述了自己从审判庭法官到办公室主管院长的真实事例和自己写文章的心得,耐心的教我如何撰写、修改文章。他们的帮助让我学得很快,到法院的第七天,我写的第一篇稿子就被法院老秘网采用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像所有投稿人发表处女作一样,我的心里被一种巨大的喜悦装满。那怕是很小的豆腐块,同样让我觉得是一种肯定、一种鼓舞。
! i+ C: I. p4 ?. Z: Y
4 B+ M9 `. v- d% n) d! `自此以后,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三天后,领导跟我说以后报道案件的新闻不需要审核了,让我直接投稿。我心里一阵狂喜,码字的劲头更足了。一个月下来,我就有了三十多篇。领导连连夸我,那一段时间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对于新闻宣传工作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 j$ x/ z/ ^6 x9 i, s8 F+ O6 C6 m& Z
一个月后的某一天,领导跟我说,要推介一个人民陪审员的典型,让我去采访后写一篇典型人物报道。 “陪审员”三个字以前听都没有听过,叫我如何下笔啊!我忐忑不安地接受了任务,稀里糊涂地跟去采访,只知道拼命把陪审员周建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根据录音和当时的记录,我整理了两天时间,终于形成了初稿。主任再加以修改和润色,这篇先进人物的报道很快就被中国法院网采用了。看着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最高级别的法院老秘网上,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 l9 S& V% S0 f
7 B% P% c- j: G3 U7 z因难而愁
) D1 `2 g I- m* _3 S
* u) `' L& U8 [最初的喜悦过后,我很快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来是对法院工作的不熟悉让我没有素材可写;一来是写作水平停滞不前。我表面上很平静,其实心里很着急。第一次见面时,安乡县法院的领导就已经很明确地跟我讲了岗位职责,那就是写文章。可我现在写不了,不是没有办法胜任本职工作吗?在现代社会,一个没有办法胜任本职工作的人,结果只有一个——被淘汰!想明白这些,我的内心更加焦急了。而且连续三个星期,不管我多么努力地去写稿、投稿,就是没有一篇被老秘网采用。主管办公室的领导常常找我谈话,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要提高稿件的质量。
2 S: ^( O2 ~, E! q* h/ S6 A2 D
3 \5 Z5 v9 X2 l* R+ F0 F还没找到提高质量的途径,我就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一篇年度工作总结。我找来了08年我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范文,绞尽脑汁,总于凑了一篇交差。没几天,领导很严肃地对我说,这次的总结他很不满意,完全没有采用我的稿子。听了这话,我的心里很委屈。我才来法院两个多月,对工作都不熟悉,就让我写年度工作总结,能写得出来才是奇迹呢!但是我也明白自己交的东西是东拼西凑的,挨骂是正常的,所以我沉默地接受了批评。事后反复地想了想,我才来两个多月,领导也知道我根本写出来什么像样的总结,之所以还让我写,应该是让我在写的过程中学习。虽然我的稿子是被枪毙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1 ~- ]6 E% s' L' E p: a$ D9 J: m
7 |- S) I8 ~$ e [
1 F0 O+ B* ~5 g# w' J学而知惑
+ r s+ c1 f& {& Z( D/ r
+ F- F& X( g5 T; O; ^王国维曾经总结了读书的三种境界,而现代大学生总结了四种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我已经从最初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过渡到了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既然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决定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改变现状。如何改变,这可不像是大学,有教授地讲解;也不同世博会,有解说员回答提问。现在的学习完全只能靠自己。我从两个方面着手:
# ^ o# m0 u) N! E# L
4 h! N! |" J$ C一是从实际工作中学习。不熟悉法院工作,平时我会多跑跑业务庭室,去旁听庭审,去跟着到乡村开庭;不懂法,就去阅读判决书,尤其注重看后面的释明和法理法条,一个案例这么判的依据是什么。渐渐地,我觉得可以写的素材多了起来。
/ d Z5 j/ B6 s: x! ^4 v5 ]( r- m
0 b1 y5 D5 g* s' d* {6 S5 I. D: J7 C9 n8 m/ `$ s
{:soso_e167:} 当然,我知道自己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也会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反复锤炼,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作者:李曼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