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L4 Q4 o5 v2 ]9 j: W) @, c
* b- ^' Y- O' _( `( q- i
领导讲话稿怎样结尾?有什么讲究?1 ~" V% a$ o6 d2 W
e7 S$ H$ S+ m
老秘观点:$ H W! q% r: o& _* X
+ K) V6 a: N* j8 ?
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大有讲究而不可随意为之的。好的结尾如同一杯醇酒,能使人激动、振奋、留下美好的回味。但目前有些讲话稿的结尾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常见的毛病有:
& a9 p2 K8 x8 L. `! g; e7 C: |(1)雷同,写来写去都是那么几句老话。如:“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在……的领导下,在……指引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而转头!”话都很对,但除了这种写法就没有别的写法了码?当然不是,问题在于有些同志不肯多动脑筋,把重复过多少次的句子随便拿过来,应付式地为文章画上个“句号”就算了。
0 `. `0 M9 g7 H: v. o- |7 j(2)拖泥带水,本来没有多少话可说了,硬要七拼八凑拉上一大段。如“刚才我讲的三个问题,即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的问题,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上级要求我们认真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解放思想的问题,前面我说了,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冲破‘左’的思想的束缚,就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发展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希望同志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摆上重要位置,一定要……”如此絮叨不休,没完没了。' U# G. `$ `5 y3 ?
(3)语言苍白无力,平淡乏味,缺乏结束语应有的气势和力度。比如这样的句子:“总之,反fubai斗争很重要,十分重要,非常重要,各级党委要自觉抓,认真抓,反复抓,坚持不懈地抓,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语言干巴巴的,尤其是最后一句,不仅没有“冲”上--,反而给人以平淡乏力之感。4 e }$ H0 N3 j! ]2 v# D& l
(4)文不对题,节外生枝。比如会议内容明明是搞活地产品流通,最后也要拖一个大尾巴:“除了要大力搞活地产品流通以外,企业改革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都要认真抓好,都要抓出成效。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为夺取两个文明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这样结尾就显得庞杂,与会议内容不符,反而把主题冲淡了。" T) D# v4 o2 W# I# v9 b
(5)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看会议规模大小,每篇讲话都要弄一个气势宏伟的结尾。如“同志们,我们这次财税改革座谈会就要胜利结束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锐意创新,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这种结尾用在人数较多、场面较大的会议上还差不多,而所谓座谈会,一般是几十个人参加的小型会议,在结尾处如此吊起嗓门高呼口号,未免显得有点装腔作势了。
+ ~+ q5 [3 i, a! m+ r讲话稿结尾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毛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i( L& x {8 ?' e0 X8 i* w/ z
那么,怎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呢?概括地讲,就是要达到“自然、紧凑、凝炼、精彩、新颖”10个字的要求。所谓自然,就是在语气上要与整篇讲话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所谓紧凑,就是要紧扣会议主题,与前面讲的内容相一致;所谓凝炼,就是语句要简短有力,篇幅不宜太长;所谓精彩,就是句子要精美,要有一定的气势和节奏感,念起来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以便把整篇讲话推向--;所谓新颖,就是不同内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会议讲话要有不同的结尾方法,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句式和不同提法给人以新感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结尾方法:4 d, L; O8 W/ x+ d
1、结论式结尾,即根据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升华,以结论的语句加重内容的分量,以求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这样的句子:“总之,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加快发展;不改革,就无法摆脱困境,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决心和更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大业,掀起新一轮以改革促发展的热潮。”9 F6 G" O7 K$ ?5 {! A& H
2、号召式结尾,即以召唤的口吻提出要求,希望听众呼应,共同行动。如“各级干部积极行动起来,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为加快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 h* a3 i) R' N0 X& P0 U" R! ^7 I5 h3、鼓动式结尾,这和号召式结尾有点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表达某种信念和决心来激发人们内在的动力。如毛泽东同志《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文的结尾:. ^1 z7 G% ]* U3 [4 i
“我们正在前进。
' d w7 N$ L1 j6 m( q. w# e: Z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 w0 N: N" c: f# z0 c4 Q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 W" k5 o: A% I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8 _/ |1 m; g0 k k: G全中国六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 m3 I0 ^" M, R( a1 F
我们的伟大祖国万岁!”( n+ {$ \5 \6 r
这诗一般的句子,带着昂扬的情怀、铿锵的节奏,使人感受到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不由自主地激奋起来。, j6 t* j+ I4 C! W5 U0 n/ N
4、肯定式结尾,这种方法常用于提示人们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必胜信心。如“虽然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扭亏增盈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带领干部职工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开创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 [2 Z% t- }6 w# V: P& d9 t9 {8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