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4 {. R* u. i/ E: x2 t
4 I' A. d3 E2 t+ o. s% q2 U% J( ] @ 王先生的这段话真是妙极了!大事业、大学问能靠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一蹴而就吗?绝不可能。你要想在学问和事业上出类拔萃、登峰造极,就必须坚忍不拔、循序渐进,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进行长期而艰苦的探索与追求。就必须拿出献身殉身的精神自拔于流俗,走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从中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最终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巅峰境界。
0 K0 }8 R1 N4 C3 [- e0 D' o! r
" L# c) E# S& _ `5 T) ^ 写材料也是如此,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入不了门的。至于怎么去下苦功夫,关键在于自己的悟性和虚心度,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后循序渐进,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一步步迈进,从自发状态走入自觉状态,成为一名大手笔。
W" O1 z+ i1 o% @9 |$ f) q7 j2 g! c. e1 d1 `9 `$ l
剩下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写材料的初级阶段?什么是高级阶段?在我看来,写材料也有三种境界,即写事情、写思想和写政治。
8 D7 C, X3 O" _: w; |' n+ P/ I$ o- q0 d3 P' R$ \* L+ s3 h
。8 O$ d( c5 { I) @+ U7 x
6 ?* H6 r; T& ~1 I& Z1 R. H 所以,我们写材料先从写事情开始,再向写思想迈进,最后达到写政治的境界,这才是一个人材料水平向前推进的标尺和基本路径。千万不能连基本的事情都写不明白,就开始从老秘网上或书本上下载一些不靠谱的大道理胡说八道。或者本末倒置,连基本的情况都整不明白,就开始大言不惭地纸上谈兵、发号施令,闹一些笑话。
4 {7 C, Z3 \* b) E4 h% v; @: j; D- l$ \ r2 _2 |3 k5 ~. n
关于写材料的进度问题。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起草材料也一样,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沽名钓誉。首先要规划好体例和层次,然后去思考逻辑与观点。再加上语句要字斟句酌、反复吟咏,这样算的话,大概一小时写一页就差不多。修改材料也一样,基本上也是一小时修改一页。在这个时间幅度内起草或修改出来的材料,是比较有质量的。文/昆仑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