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别趣人生 于 2013-5-26 07:20 编辑
8 [# G5 F4 F; B( }) E+ j8 F% ?6 v0 g0 V B
我们写文章、修改文章时,不妨有个假设:你的文章有无数人的眼睛盯着。这时,你就会考虑,你的文章每个观点、每句话,甚至每个词语的运用,他们会怎么看、怎么评论、怎么认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样,你就会换位思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起草和修改自己的文章。
, c- }6 e& |' _) T3 d+ D. A; Z& U9 v2 Q2 b# t& [: k# \2 b4 a
在你假设的人群中,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c; U1 S2 W: z: h
# w- [+ l/ U6 L. `; A8 k( Q 第一,你的直接服务对象。也就是说,你的文章是奉命于谁写的,也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集体,你首先要考虑他们的看法。" }! i1 @ Q; L/ f% u0 `
9 y A6 |2 [5 r9 l u0 Q; f
第二,你文章的观众或者听众。如果是调研报告、工作汇报、工作请示等,观众可能是少部分领导;如果是领导报告,听众就会很广;如果是在媒体发表研究文章,影响面就会更广。这些,都要从不同的侧面去考虑。0 b. Q! l( V% O% v3 @! F5 g3 S
2 U( u7 \0 T" L& z4 p 第三,广大人民群众或者广大员工。因为你的文章最终要反映的是他们的意愿,所以要考虑社会影响。
3 ^3 G3 I. i5 h' t+ Y( u7 a1 V' T2 J; ?+ X3 |: A! b
第四,你的同行或者行家里手。他们会从行家角度去审视你的文章,应特别想到他们的看法。" ]& c- F% M8 B, R3 Z, t) e& {* S
. d4 X3 j* O6 L9 D1 ^ 第五,你的直接领导。也可能是一个领导,也可能是多个领导。他们他是你文章的第一道把关者,应首先考虑他们的看法。2 Z* y6 U; V; G% D0 } j
4 T) q' N' N0 G3 X$ Z8 V8 k9 V
第六,你的下属或者你的门徒。因为你直接影响着他们,所以也应关注他们的看法。6 n2 k( K# d2 k$ c
( G" R0 b- N7 g7 n0 @: Z 我们做出这种种假设,就可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把老秘网文章写得更好。另外, 如何切实改进文风,不断提高文字质量,这是“笔杆子”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对此,我觉得应在“三短”、“四准”上下功夫。
4 G1 R, f# I" _0 Y( z; u u( _
. P4 C0 `+ N9 x3 s “三短”是: $ A5 w$ Z# X9 q8 T, S, q2 @4 J1 k! Z2 W
& I& f) n" y/ z) _& L: N1 B 用短句。五四时期,不少作家借鉴欧化的句法来写文章,句子写得长长的,内部成份多多的,阅读起来虽别有风味,读者却常常需要再三琢磨,才能弄明白句子复杂的含义。我们搞公文写作,反对这种语言风格。特别是写领导报告,如果用很长的句子,领导念起来费劲,群众听起来也费劲。所以,很长的句子,能用标点断开的尽量断开,最好每句话不超过十个字。
0 A. h0 h; U# ?/ ^& g
, e3 E0 j" K7 K; y" V% k 说短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生拉硬扯,无病呻吟,几句话能说明的问题不要长篇大论去说,一段话能说明的问题不要两段、三段地去说。2 g7 z/ K" I( G
0 \0 O- V% Z2 Z, m 写短文。不要甲乙丙丁,开**铺,动辄洋洋万言,装腔作势吓人,就像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所批评的“臭婆娘裹脚布”,又臭又长。要反对浮夸文风,实现简约回归。+ ]. _7 P- F8 x; \& m
9 X* R' X: X; \ “四准”是:
9 S/ W, |( P8 e' [, }
$ ]" h+ m7 E$ v, C- i7 I" { 立意准。。3 H' y( \% h. y. a/ v
3 v. x. r2 [; v4 A 我们能够做到“三短”、“四准”,就能够写出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