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从毛泽东诗词中品悟伟人“虎气”

[复制链接]
领导之友 发表于 2014-2-27 0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毛泽东曾经说过:“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他的“虎气”主要表现是:气壮山河的豪气,不怕鬼、不信邪、敢作敢为的勇气,倔强刚毅、百折不挠的犟气。 0 C8 E& G  q! s' j4 J3 V
  毛泽东诗词,表现“虎气”精神的数量偏多,大多数豪放风格的诗词都体现了这一精神。但是,直接写到“虎”字的诗词不多,只有四首:《七绝·咏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冬云》。这四虎之中,只有《七绝·咏蛙》一虎喻的是自己,其他三虎写的都是别人或敌人。
2 s8 f8 O9 B8 Q) c/ m  咏 蛙
9 R+ N. Y0 N: q% L8 s  独坐池塘如虎踞,
: f; z6 D, R6 ~. T1 ^3 ~, t  绿杨树下养精神。
( a5 W( `. \9 o7 x$ [& r5 J6 ]  春来我不先开口,
% z, p' ^. ^$ {2 t/ n1 }  哪个虫儿敢作声。
3 a+ [3 p7 [+ Q; V+ i: s  这首诗是至今所知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诗,1910年秋,当时17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考试时所作。可以说它是少年毛泽东英雄情怀的绝妙写照。东山学堂背山面水,院内草木青葱,蛙声不绝,素来热爱山水的毛泽东不能不为之怦然心动,他托物言志,把自己立志成为英雄豪杰的远大抱负寄托在小小的青蛙身上,为我们留下了这首理趣兼备、生动传神的咏志诗。
1 i2 C! t; ]8 W, V  毛泽东的这种“虎气”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一生。正是凭着这股“虎气”,他如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
* f3 u( O, e( ^7 E  在重庆国共和谈期间,国民党军队一再进犯上党地区,给国共和谈制造麻烦,在打与不打的问题上,党内存在分歧。党内许多同志认为,如果对进犯上党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予以还击,惹恼了蒋介石,会不会把毛主席扣留在重庆呢?毛主席语出惊人:给我狠狠地打,你们打得越狠,我在重庆就越安全。这种超出人们常规思维的举措,没有大气魄是做不出来的,这也是毛泽东虎气的表现。
! \, r; u2 [- v, z) e1 `  在长征遭遇千障万阻,困难重重时,毛泽东更显英雄本色,高亢吟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经二万五千里,红军以极其弱小的力量,突破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以激越情怀,向世界宣布:“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之后,他不无喜悦地写道“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接着,他以必胜的信心告诉人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可谓穿越时空,雄视百代。
8 J6 H3 Z% Y6 m  一唱雄鸡天下白,革命胜利了,毛泽东更是热情洋溢,他告示世界:我们不但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学会建设一个新世界。 $ V4 C  P4 V% g+ o
  “虎踞龙盘今胜昔”“忽报人间曾伏虎”“独有英雄驱虎豹”——这三首诗词里的“虎”字,虽然写的不是自己,而是对手,是敌人,但是,它却从侧面或反面衬托了毛泽东的老虎形象。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三首诗词里的虎,不是别的什么虎,而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虎。从老虎的角度说,毛泽东是胜利之虎,它们是失败之虎,受伤之虎。从人的角度说,毛泽东是打虎英雄!《咏蛙》里面的虎还只是秋天里的虎,还只是未开口的虎,而这些诗里的虎(毛泽东),已经是春天里的虎,是开口之虎,是下山之虎,是虎气冲天的虎。它们是比《咏蛙》里的虎还要“虎”的虎! 3 ?: g/ ]: L. G# x8 @$ |5 N5 B
  伟哉快哉!毛泽东的虎气充分表现出了不怕鬼、不惧邪的中华英豪之气,中华民族的英豪之情也在他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 `- h# t0 `4 a! C. h
  作者:青年毛泽东扮演者、毛泽东智慧学院院长 . U2 `% G1 x. l3 ~! Q( J  Z. n
标签:毛泽东诗词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北纬30度 发表于 2014-2-28 08: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gshy 发表于 2015-9-2 2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毛泽东的这种“虎气”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一生。正是凭着这股“虎气”,他如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4粉丝

29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