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三)
-
---2015年12月28日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的讲稿
$ n+ @3 w+ P6 v3 \2 |2 O3 |! F+ y( a
7 B% D: r+ s) h5 s* j! w2 F7 w& D4 M% j各位文稿评改演播室的朋友,晚上好,我是清水拂心。今天继续讲解《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重点围绕习总书记治国理政中的辩证思维,以及如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与大家交流一些感想和体会。
+ Y* }. X* Q6 x/ u. M0 @, K4 b
/ {, p7 h t" B6 v- n
一、辩证思维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
! h- g/ \) k: r' v( l
! x, e8 C) ~* _9 @ |# l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名为《习近平强调的思维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习总书记强调的六种思维方法,其中第一种思维就是辩证思维。深入探究、细分,其它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等五种思维,其实也都属于辩证思维的范畴。
$ T/ T; i; I" ~% h* M0 @1 I
+ |7 ?" q9 Y0 |+ m; {$ x- v- H
比如,系统思维,强调事物的整体联系,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改革举措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强调要有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抓工作要注意区分层次、分类指导,要把握好力度与节奏。这些要求,生动地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
+ J% z$ b( a# I4 o- Q, T
0 Z' Q3 g7 x/ F0 b3 k/ j! S5 s比如,战略思维,强调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强调要有大局意识、机遇意识,找到并点亮未来点,加强战略管控。即全面地、整体地、长远地来看待和分析事物,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
4 Q9 G, k$ f" r: {8 D$ J4 [0 R8 |3 A
比如,法治思维,强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即源于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科学把握,正确认识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来治国理政,属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
6 P3 X" k3 i! [# [& f2 X
3 L2 t2 _5 u% ~& h比如,底线思维,强调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强调要树立原则意识、短板意识、小节意识。说到底,谈的就是“度”的问题,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属于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
9 h1 u# R9 K: d b1 E- w' q/ r. l+ j) j
& {, K5 M' V. h& P/ j3 T- z比如,精准思维,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动作精准到位、在一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强调要有问题意识、实操意识、到位意识。即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
2 f* _- x2 l+ a V
* L# n1 s# u# G3 y, n
总之,辩证思维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思维、核心方法。
7 ]9 f) w3 u2 R; I/ ]# t1 w0 |; f
( U2 u$ i6 B. p/ x习总书记曾经在多种场合,直接强调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2 k& S$ K0 q; g* G* U: V( h: I8 C
2012年12月,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改革也要辩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痰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
* q# F+ o. C: | J$ B% r, q
) X8 `: A( Y7 O7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提出,“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
0 H+ H/ I3 L5 y4 h7 F; ^7 N
' J7 M4 A2 `& f; r# T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 W {8 i8 I# h9 a! C1 n1 ~9 x
% ~& R6 X" m/ N2015年1月23日,习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 T+ N8 |" ?- {: \7 c& O; ~
5 b) F8 _* f2 L4 ~2 i6 j: |& Y9 b这次集体学习,同时也是政治局2015年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将今年第一次集体学习聚焦“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可见他对辩证思维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习总书记诸多讲话精神都渗透着辩证思维的特点。
4 V# `+ l4 e; q$ ^4 E, b8 D
) g( k9 g& t6 o" T二、例谈习总书记治国理政中的辩证思维
1 i4 X; |. ~% Z7 @* D8 v! z
5 }* Y5 i) I# Z* B; L( V* k下面,以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3大观点11条基本原理为线索,进行举例阐述。
5 s @6 W( V$ [/ ^% }/ r
7 c4 D( G- C$ G7 d( {% C
, A* J: L- D$ Q$ @4 Z7 t' f
3 `3 |8 u7 ~5 n9 Q# H
(一)联系的观点
( Z3 C1 y* ^6 c# V2 J4 ~! J1 ^3 O2 U/ i2 A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 q4 N { B+ b$ f& l7 Q4 n8 f
8 O# t( b, i1 m$ V. j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 i6 K! e" Q2 N$ ]2 ]2 h- b# [8 |1 [. f5 p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 \: s+ I* }" |+ H8 |+ ~" }' j# j: W* x. I( x# L- Z% L4 t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在论述组织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这些论述传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即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客观的观点来看待干部、考核干部、评价干部,属于联系的观点。
( m( W7 Z M" p3 _' T. n+ L7 s
7 S$ m4 p: w& S) }* @2、因果联系
! b+ N, r5 Q' ^' K, z' b9 O0 [9 N( P5 X& ^
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Q: l- x7 t- b" k0 m4 R" d ~/ v* i# J/ e( Y2 x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 Q: `0 w* ]9 g0 {
! n# a& ?3 H: t& v' G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在提到务实与务虚的关系时指出,务实是务虚的最终归宿,务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务实;而务虚是务实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做好务虚,务实就如同无头苍蝇,只能盲目瞎转。通过习总书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务实与务虚是一对因果联系,务虚是因,务实是果。正确把握务实与务虚的辩证关系,就不会犯形式主义错误。
5 j( l! W3 R! A0 ~ Z) x/ ?& Y% n
! u( M. b9 O1 t- H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p7 f0 x, Y* x8 G' X: f" l# \; p9 V7 y$ L: h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 L" m+ ~$ i N v% J- I9 j; M5 U: N4 ?4 s( l0 j* r/ n4 `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 W2 U9 D) u/ E! O. V* d& S
( J% E% |% U \: d' E4 c% J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一是习总书记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也是他观察思考中国和世界问题始终秉持的立场和角度。这种以全局的视野、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运用联系的观点来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的高超艺术。二是习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同时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他多次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充分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不仅如此,习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其中每一个“全面”,都是在强调系统推进、整体推进。三是习总书记提出,维护全局利益,并不是否定局部利益,而是在维护全局利益的前提下,立足自身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共同促进全局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搞好统筹兼顾。省级部门应统筹各市县的发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好各种矛盾,对基础薄弱、困难较多的地区和行业给予更大的支持。这些语句非常透彻地阐述了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 R9 _( T# M& R D9 C. ]8 D1 O% e9 M1 {! a! _
(二)发展的观点
6 b6 O2 m4 H$ b7 ~& @& L4 Z' [) ?9 o% [* m" m/ o/ d$ {2 P
4、发展的观点
B1 v2 r1 p- b* ?; T7 R
8 v' }7 h! H: x' x! f+ q!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9 f) N" \7 _% ~. }! N+ x+ [4 H" j1 a8 a$ ^) j; u, e
方法论: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7 Q1 j6 f$ f |1 y( j* J- }
9 ^. Y; o2 Z. A& o% D1 m- ]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一是关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关系”,习总书记从历史观的高度,把前后30年称为“独立探索30年”和“改革开放30年”,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两个阶段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并没有因为探索阶段的错误和挫折而否认其探索的价值。相反,正是因为它的积极成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从而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整体性。习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就是站在发展的观点上,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关系,既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逻辑,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二是习总书记在论述人才工作时,强调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机制创新;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包括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些论述都属于发展的观点。
6 q+ C, a3 `( t3 b+ q' O
1 a. m o E3 m' ~5、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 L N) \% S!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