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确立泰州为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中国医药城作为全市转型升级的先导示范区,就是要奋力实现“两个十年目标”,成为江苏省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的产业中心,基本确立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发展全国领先地位。6 G+ r8 A; @$ J( O
& w3 I6 N0 A* [, K9 i3 J( J- X
新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的共同行动指南,更是我们的共同使命。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年轻人是园区的主体力量,也是园区的希望所在,要早日实现建成“中国第一、世界知名”医药城的奋斗目标,年轻人必须提振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弘扬苦干实干的作风,勇做中国医药城建设发展的开创者、推动者,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不负时代的重托。
; n$ `$ t l3 a% {! x: S0 I; }+ Z: f5 r7 a6 y. e$ {+ U
乔布斯说,“在人生的头30年,你养成习惯;在后30年,习惯塑造你。”年轻人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身,形不成好的习惯,将遗憾终身。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与药城的年轻人谈心,谈谈怎么做人、做事、做官,既是对自我灵魂的洗涤升华,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 Y3 E! E2 W+ C4 R5 N( O2 f- @/ ~* K6 Q% X: n7 y3 b8 D
做人的学问" D0 L! ?$ D' ]: L+ C6 _4 q8 k
% B8 J, s7 u( @1 j v 当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的环境下,年轻人确立目标追求,改进工作作风,处理人际关系,都需要保持健康心态,自觉“修剪”欲望,茁壮心灵,提升定力,抵制诱惑。# ?# D( J* A& s
: p! n3 k- L0 s+ J1 B* |
第一,要有人生梦想。梦想是一盏明灯,能刺破重重迷雾,照亮前进的方向;信念是一泓清泉,能滋润苦难艰辛,永葆内心的力量。梦想不足以使一个人到达远方,但到达远方的人一定有梦想。只有我们心怀梦想,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 D U7 R! |7 O" G" U" Z, a# f
" B: [4 A, `. C* L! T
哈佛大学有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毕业生有非常明确的工作目标,那么无论是他们的薪酬、事业、职位,都要比没有明确目标的人高得多。这就是理想的力量,人生有了理想的指引,就能时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就会油然而生使命感,人生就不会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 Y- g. X5 `' B3 V
0 @+ U, I* @3 R3 [0 a% s$ k3 @ 第二,要注重实干。目标的形成和实现,不是地上长起来的,是靠每个人的肩膀托起来的。人生没有终南捷径,如果每个人都想走捷径,都想抄近路,那么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就有可能走弯路;如果每个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做,那么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就可能走捷径。0 G9 s0 d5 G# V! Y" Y. w/ F" J
- s- w& e: J/ C( Q6 g2 Q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女同胞很胖,想要减肥。医生告诉她你减什么肥啊,你去锻炼,她说我懒得走。他说你少吃点,她说我喜欢吃。他说那我建议你每天多吃吃大蒜,她说大蒜是不是能够减少脂肪?他说不是,你吃了大蒜以后呢,人们会远离你,你吃得越多,人们离得你越远,这叫视觉减肥。如果我们不踏踏实实去做事情,那么就像减肥这件小事,也会有人远离你。4 O1 w: r3 e, c. y
; P: x4 y& u* s. ]: R& X- m 第三,要讲诚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于一个人在社会上要立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讲诚信。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三样东西:足兵、足食、足信。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
7 C( m4 f8 r& c" p( O: e
: s) ?" D b* t4 w5 z% a 《李嘉诚传》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讲诚信。李嘉诚当年创建长江塑胶厂,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塑料花技术应用在生产上,一时间生意火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应付订单的情况。结果许多客户要求退货,银行逼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这天,母亲庄碧琴和李嘉诚促膝谈心:“你认识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的那个住持么?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插话。庄碧琴接着介绍到,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李嘉诚打断母亲的话:“不是说好谁收获的谷子多,就选谁当接班人么?”庄碧琴笑了笑,说道,一寂听了也不服气:“分明我收获了一担谷子,二寂颗粒无收,怎么能够让他担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于是,众人悦服。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李嘉诚听罢母亲的话,深有感悟。8 W5 V) ^4 F, U' s( O2 O1 R0 U
# @3 H- ?% c& O8 \6 B
第四,要胸襟开阔。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社会人,我们要跟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各类人员打交道、处关系。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我们的胸襟非常重要。一个人有多宽的胸襟,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现代社会,我们比拼的不是音量高低,也不是气力大小,更不是说话多少,关键看你的胸襟有多大。# m k5 [, f1 ?; p( Y
: l1 W% F% k. H+ x% ^) R9 g- w. D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和尚领着一个小和尚,去看一座高山。老和尚问:“高山怎么样?”小和尚答:“高山,因为高,连着天。”老和尚又领着弟子去看大海,“你看大海怎么样?”小和尚一看大海,也连着天。老和尚就问他的弟子:“大海,不高,怎么会连着天呢?”弟子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老和尚写了一句哲语:“海,因为宽大,所以才能连着天。”一个人不在于你有多高,如果我们胸怀足够宽广,就能连着我们的天。) K( T' o$ h4 T) C
( m3 ]7 Q9 V7 H$ F- r
第五,要多磨砺。每个人的事业不可能都一帆风顺,会有顺境,也会有逆境。顺境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逆境的时候不能灰心丧气。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有磨难,需要锤炼。能不能承受起这样的锤炼,也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7 M4 G' A8 Y& n6 e1 I3 U9 ~- k: ?% w4 S" y3 g9 |: D
从前山脚下有座庙堂,里面有佛像,有石阶。佛像是供人拜的,台阶是供人走的,制作的花岗岩都是出自于同一座大山里。久而久之,石阶对佛像心生怨愤:“我们来自同一座大山,凭什么你经常受人顶礼膜拜,而我经常被人踩踏?”石像沉思,问:“你是挨了几刀变成石阶的?”石阶答道:“四刀”。石像意味深长地对石阶道:“兄弟,我被千刀万剐。”挨了几刀的石头被粗粗打磨就成了石阶,而被千刀万剐的石头却被精雕细刻成佛像。石头的价值取决于被打磨雕琢的精细程度,而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如此。
) Z2 I U3 J$ [. |4 l( g( J$ r- w! M9 f) W2 h. |' V* o1 ?. Y; t6 b
做事的方法
) M2 X) [' x, A% V" p4 n
: s. z% a/ C# m" z8 B9 H' L2 O 很多年轻人说自己没有赶上战争年代,要不然也能够横刀立马驰骋战场,做将军、做元帅。但现在我们赶上了建功中国医药城建设发展的时代,这是我们的荣幸。既然我们有幸赶上这个时代,有这样崇高的使命,就应该担当。担当的态度,决定事业的成败,决定目标的实现。
. ^, h2 a: [8 a% k
7 D, ~3 {& a1 w' a! O# h& h5 b- B o* F) j6 y9 i
本帖隐藏的内容
, B( }! I+ t7 X; H 第一,要尽心。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做个有心人,多想一想,努力想得深一点,争取想得远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仅仅停留在眼前,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年轻人对于自己岗位上的事情,都要好好去思考,多多去思索,成功只眷顾有准备之人。《三国演义》里有个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什么刘备不顾身份三请诸葛亮?为什么他不去请诸葛黑、诸葛白?因为诸葛亮虽然身在隆中,却对天下大势有深刻的思考。当刘备去请教他时,他对答如流。我们需要干好工作,更要为迎接挑战去精心准备,这就是要尽心。
6 b( n. R% M. a4 `: b. l% N
2 Y2 \0 K" s( q1 P4 [5 r7 F 第二,要尽力。文革时有一首歌,叫“能挑起千斤担,不挑九百九。”意思是说,你能承受多少力量,就去承受多少力量。每个人走路时都会有种感觉,可能一步能跨50厘米,如果我们平时为了偷懒,只跨40厘米、30厘米甚至只跨20厘米,那么当让你跨50厘米时,你已经没有这个气力或能耐去跨50厘米,你只能在20厘米、30厘米那个水平上打转。每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我一直说,做事做不死人,心累才能累死人。我们认真地做事,肯定能够把事业做好。
9 z9 c2 {+ `$ W8 w" ?5 ]1 D, b& n3 @. t2 i8 n( R Y% b- [# t+ D
第三,要尽职。身居其位,就要尽忠职守,就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做好当下的事。有时我们总会犯一个毛病,此山看着那山高,不愿意干好当下的事,总眼红别人。从前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季节,每一次起风,落叶遍地。有一天,这个小和尚想出了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很得意。第二天,小和尚到了院子里一看,愣住了,院子如往日一样,落叶遍地。事实上,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摇树,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世上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惟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才是最重要的。7 K; c1 f% G, }9 r* W# C
1 ~) c, I' t9 r2 u# u 做官的道理' C3 s: N2 K: a( u4 h
3 n! T! D1 y7 X( |( p+ G 晚清重臣曾国藩对于用人的标准有四句话,到今天不仅仍然适用,也是而今年轻人为官值得借鉴的道理。) a+ C& w: ] l, }& ]
' w: T( T! P# }- L% F 第一,要有操守。年轻人为官,一定要有一道底线,这条底线永远不能逾越。中国从三国时候开始,就形成了约束官员的三条标准,就是“清”、“慎”、“勤”这三个字。所谓有操守,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清廉,就是守住廉政这条底线,只有你真的清廉,才能让群众服气,才能让周边的人信服;第二层意思是有节气,就是临事不惧、迎难而上的胸怀和修养。当我们遇到难事、遇到困事、遇到突发事时,如何去面对,就是考验每个年轻干部的时候。
' s' a) y% C9 S `# `# G# V% u3 K5 A) W, u" }
《韩非子》当中有个故事,说鲁国宰相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他学生问他:“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我自己花钱买来的鱼,我能经常吃,能吃一辈子。如果现在吃人家送的鱼,那么我有可能就吃一阵子。”
% w2 t; V7 g2 g* @3 _4 M3 l' @# B% v1 p A$ }
第二,要无官气。没有官气,是我们年轻人为官的一条准则。一个人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官气很重,这个人的发展就一定受到局限,就难以再发展。所谓的官气,就是打官腔、说官话。当艰难的事情来了,经受考验的时候到了,你经受不了这个考验。一个真正坚强的人,不靠你的官腔,不靠你的官气,而是靠自身的底气。所以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 a! N' s7 ~7 e# Y& H
& i. L' O) n: h7 o( F 明代有位儒学大师王阳明,他说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核心是什么?你的心是你所有世界的一切,你心理能承受什么,你就能承受什么。他一个文弱书生,能够平定福建匪乱,平定宁王造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充足的底气。我们不能学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真正的龙来了,反而吓得屁滚尿流,溜之大吉。
7 U0 x1 S5 b$ G I
* C# L }! c0 |0 _ 第三,要有条理。我们青年人,说话办事都要有条有理,所谓有条理,就是要把复杂的事情能够变得简单。如果老是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那么这个单位、这个地区会越来越乱。如果把极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处理,那么这个单位、这个地区会越来越顺,许多问题、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要讲条理,就是要分得清主次,分得清轻重,分得清难易,分得清缓急。; f/ S1 I7 Y3 v% m5 |( S
. X. H" m# S3 \" G2 C 《庄子》上有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头牛在庖丁手里,可以几分钟内迅速解剖。为什么他能迅速解剖?就是因为有条理,知道要从哪个地方下手,知道矛盾的切入点是什么,知道问题的症结是什么,知道哪个环节是突破的重点,所以几分钟内就能把一头牛解剖得干净利索。我们的工作也是这样,千万不要把它变复杂,而是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 L7 b4 Z! s! }' L) w/ l" t; S# O
5 f) r+ {/ J5 f* r- X8 m, \: v q
第四,要少大言。所谓的大言,就是指说空话,说大话。要主张我们的同志特别是青年人不说大话,不说空话,要说真话,要说实话。说真话,是对每个同志品质的考验。如果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大话连篇,空话连篇,那么这个单位、这个地区肯定做不好事情,成不了大事,个人也是这样。对一件事情评头论足容易,高谈阔论容易,但是真抓实干很难。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我们不大言,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毛主席在延安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批判王明时就说得很直接,“要明白一个道理,人是要吃饭的,打仗是要死人的,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每一件事情要靠我们去做,而不是说大话就能够说到的。
' F- J$ C% L) q( Y0 ^) X8 c" g" ]! d7 Y( q. d
1 w2 ^0 v% ^) t+ W$ z
; N* Y* b# a/ `0 A 我曾经听到一位同事讲,他们现在天天在读成功学,但是仕途还是这样,夜夜在看胡雪岩,但是还是两手空空,为什么?因为他经历不到成功者的心路历程,没有按照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去艰难地创业,去脚踏实地做事,而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只有脚踏实地去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才能真正做出有意义的事。(
a: b+ N. E- }, R% ]%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