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唐太宗重视秘书人才二三事

[复制链接]
愤青不愤 发表于 2017-7-1 19: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他深知秘书部门的重要性。在求访、爱惜、敬重秘书人才方面,有不少值得一读的故事。
3 M+ _- `/ M+ s  r. o6 _2 e% m: [$ {& N5 Y/ \  q
赏武将追问求人才

/ F- R4 V& h6 _# Y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天久不下雨,旱情非常严重。即位不久的李世民赶忙召集文武百官来研究对策,要求在场的每一位文武官员都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当问及中郎将常何时,他一口气说了20多条意见。李世民听了之后,感到很奇怪,他知道常何是个武将,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在李世民的追问下,常何只好吐出实情:“这不是我的意见,是住在我家的那位叫马周的先生代我写的。”李世民便立即派人将马周请来,与之交谈,更觉是个人才,便当即封他的官,并赏赐常何绢缎300匹,以奖励他推荐了人才。马周后来任过中书令(相当于秘书长)等职,是李世民高级幕僚。7 d. o9 F8 a" a' L/ h- f0 b
( Q: I1 O5 i& J6 h9 T% m) L( u% w

9 }  L5 z$ S# l
重意见大长直谏风

4 Z* T) s3 X  q李世民非常重视秘书人员的意见。据史书记载,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到太平宫游玩,偶起兴致,对陪同的臣僚们说:“近来我听别人上书尽讲我的好话,很少有人提意见。今天,我倒想听听大家对我的意见,你们只管直说无妨。”长孙无忌等大臣连忙说:“您怎么会有缺点呢。”当时任中书令的刘洎却直截了当:“讲您的好话多,提意见的少,因为他们如不顺承您的旨意,您就当面加以诘问指责,人家怕您,哪还敢直言。这样做,恐怕不能广开言路。”马周也说:“皇上近来有点以个人的喜怒论赏罚。”李世民没有难堪之色,而是说:“对,对,讲得对。”立即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从而大长了直言进谏的风气。
$ X2 m+ n0 w1 ^2 O# ?0 z! }2 P% t. F  ~3 T
惜爱将下令撤全军
( q5 x( \: R7 K; {# @* f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御驾亲征幽州,把军中的粮草、武器辎重、文书档案等日常事务全数交给随营的中书令岑文本管理。岑文本日夜操劳,精心调配,致使心力交瘁,面色憔悴。一天,李世民与岑文本交谈,看到他这个样子,心情很沉重,对旁人说:“文本与我同来征辽,恐怕不能和我同时回去了。”第二天,岑文本因积劳成疾而亡故。李世民得知这一噩耗时,正传来一阵急速的鼓声,便不免伤心悲叹:“文本已经死了,我还有什么心思再打仗呢,撤回去吧。”于是,他就下令全军撤退回京。$ ^& b/ S' Y3 @6 e* [

& S% L1 r1 h- u( H, Z, h(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作者:杨志红)
0 D4 b- ^) j) ~' h0 m/ t+ Z* [8 l$ L/ h

; S# {" o/ F+ Y2 n*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关注

3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